紧接着上一篇的内容,既然轴承寿命计算的结果不能很准确的反应轴承的实际寿命,那么要这个计算是干嘛用的?
事实上,很多工程师之所以对寿命计算有“算命”的误解,很有可能与这个名字有关。不得不说,最初在研究轴承疲劳寿命的时候,目的是树立一个参考值,一个关于寿命的参考值。久而久之,形成了用寿命进行参考,校核轴承选型是否合理的一个对比参数。
事实上,轴承寿命计算是对选定轴承负荷能力的校核。换言之就是选择可以满足这个寿命要求下的最小轴承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轴承寿命计算是对轴承负荷能力下限的要求。怎么理解上面这句话呢,我们从寿命校核的过程说起来:
在工程师校核轴承寿命的时候,机械设计手册和不同的设备资料里总会给出一些寿命要求的最小值。当然有的设备厂家给出不同的寿命要求值。很多时候这些寿命要求值是在历来设计中设备轴承满足的值。因此当新设备在设计校核轴承寿命时,可以按以下思路:
新选轴承的寿命小于要求的寿命值:所选轴承负荷能力(在此负荷下的寿命)比以往满足这个条件的轴承小。换言之,轴承选小了;新选轴承的计算寿命大于等于要求寿命值:所选轴承的负荷能力(在此负荷下的寿命)比以往满足条件的轴承大。换言之,轴承选大了。选小和选大都需要在一个合理范畴之内,不要追求绝对相等。因此当我们观察“所需寿命”的时候,会发现这个值都是一个范围,而非一个绝对值。
因此,轴承寿命的计算内涵是在校核合理寿命要求下轴承负荷的能力,换句话说,在给定工况下,选择一个合理大小的轴承。现实生活中,由于对以上概念不理解,产生了很多“误操作”:
第一、 轴承的计算寿命,必须达到设备的保修期。这样的做法是把轴承负荷校核与设备寿命混淆了。事实上轴承寿命校核不等于“算命”这个在上一篇文章就阐述清楚了。而实际轴承工况千变万化,工程师根本没法对每一台机器进行计算。这是设备厂家对“轴承寿命计算”的误解。
而保修期的概念则将责任全部归于设备制造厂,这一个“质保”的概念远远比“轴承寿命计算”涵盖的概念宽泛,因此这样的生搬硬套是不合适的。当然,有些工程师迫于甲方压力,不得不强行满足“20年”寿命的要求。在这样的要求下,往往会将轴承选的很大。一方面带来了经济性的不合理,另一方面,轴承不是越大越好,也不是寿命计算越长越好。
第二、 轴承计算寿命越长越好。听起来轴承计算寿命越长越好是个很不错的说法。事实上,这也对轴承的选择带来诸多误导。前面我已经提及,轴承寿命校核计算是对满足工况下轴承最小负荷能力的校核。
肯特轴承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、低噪音的滚珠轴承研究和制造的企业,在轴承生产和销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。目前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机、汽车、家用电器、电动工具、园林工具、健身器材、医疗器械、水泵、机械设备等领域。秉承“真正的质量更持久,让轴承转动更安静”的经营理念,我们得到了众多客户的好评。如果您有需要欢迎咨询。